西游记文化网-连云港信通网络公司Sitall.net制作维护
站内搜索
 
新新闻
1  花果山下“猴王争霸”
2  市少图举办大“画”西
3  花果山景区八大重点项
4  【风从海上来·改革进
5  “西游东渡 山海连云
6  市图举办大“画”西游
7  连云港赴日推介西游文
8  连云港西游文化季启动
9  连云港西游文化季启动
10  连云港花果山正式命名
热点新闻
 京剧脸谱孙悟空 23620
 《西游记》主题探究 9194
 《西游记》与古海州的 8472
 韩田鹿教授大话西游 8421
 《花果山全景图》 7654
 连云港:一座展示《西 7526
 阎肃座客《同城作证— 7480
 连云港-中国《西游记 7430
 毛主席手迹-孙猴子的 7134
 采访西游记版本研究专 7126
 
解读《西游记》中的“三界坎源山”

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:西游记文化网 发布时间:2007-12-14 阅读:5736次

解读《西游记》中的“三界坎源山”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《西游记》第二回目是“悟彻菩提真妙理,断魔归本合元神。”其中提到孙悟空拜师学艺回到花果山,孙悟空看到山场一遍残迹,又听众猴说:“近来被一妖魔在此欺虐……。”又说“那厮自称混世魔王,住居在直北下。”孙悟空听到这些话,气极了,“跳起去,一路筋斗,直至北下观看,见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险峻好山……,左边龙,熟熟驯驯;右边虎,平平伏伏……。此山叫三界坎源山,滋养五行水脏洞!

根据《西游记》书中所说地理环境,“三界坎源山”应在花果山“直北下”,并且说“左边龙”,“右边虎”。这“龙”和“虎”应是指形像山或形像石等类型,即并不是真龙和真虎。云台山中的花果山“直北下”,确有两座小山,分别叫“龙山”和“虎山”。《西游记》书中对龙山、虎山描写的客观而形象,龙(山)很驯服的样子卧于山脚下;而虎(山)确实形象的平平伏伏地趴着;可见西游作者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,观察得仔细。花果山与“直北下”的龙山和虎山,所处的方向、位置和实际地形相符。龙山和虎山在海州地区历代的许多志书中均有记载。龙山、虎山两山之间相距很近,经过对这里地形的观察,可是这里并没有什么“十分险峻的好山”——“三界坎源山”。这是为什么呢?

 

 

大岭山与“三界坎源山”

从上面得知花果山与龙山、虎山之间所处的方向、位置,与实际环境相符,那么,龙山虎山之间应当有座“三界坎源山”,从现在实际地形看,这里并没有山,这是为什么呢?难道吴承恩老先生在这里有意“造”出山吗?笔者反复研究《西游记》第二回目中关于“三界坎源山”这段文,多次亲临现场观察,并对“三界坎源山”的名称进行分析。从研究得知,“三界坎”实际是云台山地区民间一句方言,说的是三条界坎在不同方向交汇一处形成的地形,叫“三界坎”。西游作者在这里说的三界坎,是哪三条坎呢?从地形观察出,一条坎是龙山山尾形成的坎,一条是虎山山尾形成的坎,还有一条是南山中的白鸽岭山的一条山脊延伸之尾形成的坎,这三条坎交汇于今胜利村居民区。这个地点胜利村人叫它“大岭”。“三界坎源山”中的“源”,是源头的意思。这“源”又是指哪些源头呢?现在来验证一下,从“大岭”这点出发,顺着原来说的每条坎延伸过去,分别就是龙山、虎山和白鸽岭山的三座小山,这个山岭也就是这三座山之坎的“源”。按地形状态分析得知,这个山岭应是“三界坎源山”,因此三界坎源山的名称是由山的形状而得名。400年前这个大岭山有多高,现在无法知晓。从现在胜利村所居的地形看,山的基础范围不大,这个山也不会太高,但被西游作者说成“十分险峻好山”,了解这里地形的人,显然知道这是以“大岭山”为原型夸大了的山,即“三界坎源山”。大岭山今天已不复存在了,但有岭型可辨。根据村民们回忆,在上世纪50年代,大岭山还有四五米高的土岭,后来岭土被村民用于垫地、修路等,于是变成了“平地型”。但《西游记》历史地为这里记录了一座夸大了的“三界坎源山”的原型“大岭山”。

 

“牛精怪”与“混世魔王”

胜利村古名叫牛王庙村,为何叫牛王庙呢?据民间传说这样一个故事:在很早以前,云台山地区,耕牛发生一次瘟疫,大部分耕牛因疫而亡。可是大岭处的这个村庄几家耕牛一头没死,并且只只体肥健壮。这就引起村里村外人的关注,人们在分析、观察这一现象,有一天,忽然发现大岭旁的牛汪里牛群在骚动,人们走近牛汪边观看,其中有人对牛汪里牛进行观察时,发现比原来牛头数多一只,各家主人来认自家牛时,都说多这只牛不知谁家的。于是人们把全汪的牛牵上岸,各家认自家的牛,当时并未发现多出牛来。经过多天观察,在牛汪里数牛头数总是多一只,牛牵到岸上数牛一只也不多,这就更引起大家怀疑。后来人们想了个法子,就是各家耕牛进汪前,牛角上扣紧红布条,第二天早牵牛时,牛汪里仍多一只牛,上岸后仍然一只不多一只不少,大家不得其解,问题出在哪呢?有人想到牛汪里是否还会有牛呢?牛汪里有大量粪便及其发酵飘浮物,所以牛汪水底下有什么东西都看不见。因此有人建议,查一查牛汪水里是否还有别的东西,于是找来几根长杆,在牛汪里捣来捣去,原来藏起来的那只牛蹲不住了,突然汪中水花一旋,咕咚一声,从中冒出一头水牛,和其他水牛一模一样,就是角上没有红布条。大家把它赶上岸,一起来捉它时,此牛立刻四蹄蹬开,直奔山上跑去,天黑了该牛又向西山湾跑去不见了,后来人们把西山湾叫“牛旯旮”。过了段时间,有人发现这牛夜里回来跳进汪里不见了,又有人说天不亮牛汪里有动静,可能又是那只牛跳出牛汪,跑向南山。这牛便无拘无束的随来随走。

与此同时人们从这头牛的情况悟出个道理来,该村牛没有得病,可能是这只牛驱赶了牛瘟神,从而保护了耕牛。于是周围村庄人家也把剩下的牛牵来此牛汪滚一滚,滚过后的牛都没有病。这件事被人们越传越奇,越传越神,有的说这牛成精了,有的说这牛不是牛可能是妖怪,现在胜利村传承下来的是,这牛汪里有只“牛精怪”。

不管人们把这牛汪里多出的一只牛说成什么,由于这头牛的存在,认为是它保护了全村耕牛,为了使耕牛不再有瘟疫,同时感谢神牛助民之恩,大岭山村民就在大岭山下牛汪北,建了座供奉神牛之庙。这样人们也就习惯称呼这个村叫“牛王庙村”,牛王庙之庙宇一直存在至上世纪50年代初,现在庙基尚存。1958年社会上把牛王庙村改为胜利村。

从上面分析得知,大岭山和“三界坎源山”是同一山体,“神牛汪”是水脏洞的原型,那这个传说中的“牛精怪”和西游书中的混世魔王,也同生活在此山此洞,那“牛精怪”应是混世魔王的创作基础。有人会说,“牛精怪”在传说中给人们很大功劳,人们才盖庙纪念它,混世魔王不应是“牛精怪”的形象。从西游书里可以看出,西游作者在创作该书时,把牛精怪的无拘无束,不受人们管理的混世生活写进书里,称之为混世魔王,对“牛精怪”无意识中给人们带来好处,只是书中没有利用而已。所以“牛精怪”仍然可以说是混世魔王这个人物的创作基础。

牛汪与“水脏洞”

“三界坎源山”之处,居住一个农业村,以前农业生产主要靠耕牛耕作,牛成了农民生产生活的依靠。每年初夏仍至秋天,耕牛受牛虻、蚊蝇叮咬,牛被蚊蝇叮咬就无法休息,为了使耕牛得到休息,古代农民发明了将牛浸在水里给予驱赶蚊蝇,从而使牛得到休息,后来形成水塘集中护理;为防止牛跑出来糟蹋庄稼,又将水塘边砌石并设门挡。这样的水塘,农民习惯称牛汪。牛在汪里随便大小便,牛的口水,身上的汗水等排泄物也在牛汪里,经天热高温,牛汪里的水,就变成更脏的水了,实际上牛汪就是一处脏水塘。

今天胜利村大岭的南坡有一牛汪,这个牛汪被传说为“神牛汪”,至今尚存。牛汪门是向南开的。地面在自然或人工作用下形成的坑,有水时叫水塘;在山坡上出现深些的凹塘,人们习惯称为山洞。“神牛汪”正是在大岭山之南坡,传说神牛汪中有着“牛精怪”藏于其中,牛的五脏六腑排泄恶物均在汪中。因此这样的牛汪,被西游作者说成滋养五行水脏洞是可以理解的,为此“神牛汪”就成了水脏洞的原型。

由此看来,西游书中把牛汪说成“水脏洞”,洞里住着有民间传说的牛精怪演变成的混世魔王。书中是这样写这段故事的:孙悟空从花果山下来,至三界坎源山的水脏洞门前,对门口的几个小妖说:“借你口中言,传我心内事。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”。小妖听说疾忙跑入洞里,向混世魔王报道,花果山水帘洞主孙悟空来寻你,要见个上下。果然如此,孙悟空与混世魔王就在水脏洞前开始比斗。这是孙悟空拜师学艺回来****场争斗。运用了毫毛分身法,“拔一把毫毛,丢在口中嚼碎,望空喷去,变成三二百个小猴,把个魔王围绕,抱的抱,扯的扯……抠眼睛、捻鼻子、抬鼓弄。”魔王被小猴们捉弄得无力反抗,孙悟空这时夺下魔王刀来,将它砍为两段,然后到水脏洞里救出被俘来的小猴,“随即洞里放起火来,把水脏洞烧得干枯。”

从民间传说中牛精怪能藏在牛汪里,西游书中说混世魔王住在水脏洞,可以看出西游记与这段民间传说的传承关系。可见得,牛精怪与混世魔王是一脉相承的。

“三界坎源山”的由来,及其它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,云台山环境验证了花果山“直北下”有“三界坎源山”和龙山、虎山与它的左右方位。花果山在它的“正南方”,即南云台山上。花果山在连云港市云台山上,这已是不争的事实,但社会上仍有人对此迷惑。实际《西游记》书第二回的后半部分,对花果山在什么地方,已经说得很清楚。对于西游文化有兴趣的人士,可以带着《西游记》书,到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乡胜利村考察《西游记》中花果山与该村的地形关系,并验证一下花果山就在云台山上这一问题吧!

另外,笔者在观察“三界坎源山”时想到,吴承恩老先生撰写《西游记》时,他对云台山的环境观察得很仔细,山中的某些山条坎都研究并利用上了。今天胜利村周围的三条界坎还可以看得出来,如果不是近几年加大对云台山保护,就不会找到“三界坎源山”,也就不会理解西游书中“三界坎源山”的意思,就会失掉云台山中的一处西游文化与景点。云台山中有些地形地物,西游文化或民间传说文化尚未被现代人所发现,这些属正常现象,许多东西的发现还需要个过程,一旦某些古文化被发现了,如已失去原来的原始面貌,这就给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又不可挽回的损失。2007年十一黄金周,据报道,连云港旅游收入达7.6亿元,这里至少有一半是西游文化的收入。因此可以说,破坏了云台山体,不但是破坏了优越的自然环境,而且是破坏了自身优厚的旅游经济。

损坏环境的事决不能重演。

云台山千万要保护好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710月于新浦

 

 
 
 
| 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 
首 页 相关新闻 研究机构 品读西游记 应用开发研究 西游记书画 学术刊物 西游记资料 西游记全书
江苏省连云港市朝阳东路69号市行政中心 电话:(0518)85825582 85825581 传真:(0518)85825583 邮箱:llt940@163.com
西游记文化网 版权所有 连云港信通网络公司 全程网络技术支持[管理] 苏ICP备07023265号